当前时间:
“与蛇共舞”奔富路
当前位置: Home> 新闻> 走村串户>
72312 次浏览
2024
03/18
09:46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曾俊伟)漆黑的夜晚,在王场镇前进村世朋乌梢蛇养殖场密闭幽暗的恒温室里,村民田国平戴着头灯,轻轻翻开遮阳棉絮,仔细观察蛇群生长状况。

跟随头灯的灯光看去,一条条粗壮的乌梢蛇正盘卧于垫料,望着光亮缓慢蠕动,沙沙作响。

望着生机勃勃的蛇群,田国平甚感欣慰。“乌梢蛇无毒且成长较快,一条蛇从孵化到出售,养殖周期一年半左右,每公斤可获纯利40余元。”

谈及养殖乌梢蛇的缘由,53岁的田国平将思绪拉回22年前。

22年前,田国平一直从事水产品生意,但因技术不成熟导致亏损。一个朋友给他出了主意,养蛇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需好好钻研。

2002年,田国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购置300余条蛇苗,在自家后院尝试养殖乌梢蛇。“蛇苗很便宜,成本低。没有技术也没有相应设施,但运气比较好,出售活体蛇首年赚了3000余元。”

收获了“第一桶金”,田国平意识到养蛇市场的巨大潜力,决心专注养蛇奔富路。

然而天不遂人愿,2003年受非典影响,田国平不得不放缓脚步,只能维持现有规模。

“一直想着怎么赚钱养家,自己也喜欢从事养殖业。”2005年,田国平重整旗鼓,由于设施简陋且无精细化管理,又不熟悉蛇的习性和特点,蛇群出现大量死亡。

“以前没有好的交流工具,蛇一旦死亡,一死就是一大片,又不知道怎么防范。死了只能丢弃,亏损不少。现在科技发达了,不仅有微信群可以交流技术,还能线上购药,预防各类病害,解决了许多后顾之忧。”这让田国平意识到科学养殖的重要性。

实地观摩、购书学习……慢慢地,田国平熟能生巧,逐渐成为“老把式”,掌握了乌梢蛇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蛇群死亡率得到控制,开始自繁自养。“要定期给蛇房打扫、消毒,根据蛇的大小及时分类,合理安排空间,防止养殖密度过大。还要科学搭配食料,选好蛇种育苗等。”

随着市场转好,蛇的价格也随之上扬,不少商家纷纷上门求购,市场供不应求。

2017年,田国平办理养殖证并创办世朋乌梢蛇养殖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养殖规模达到千余条,数量逐年累加,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

虽然收益可观,但田国平并未止步于单纯的活蛇销售,他深知多元化才是长久之计。“晒干、入药、泡酒……蛇浑身是宝,蛇肉可食用,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蛇皮、蛇油、蛇毒、蛇胆等可做药材,经济价值高。”

2020年前后,新冠疫情的到来让很多行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医药业却逆势而起。“疫情期间,蛇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健康养生功效,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养殖场年纯收入达10万元。”

不仅要熟能生巧,更要精益求精。近几年,田国平先后又在养殖场建设多个恒温室,搭配特殊恒温空调及保温材质,进一步提升蛇群的生长条件。“乌梢蛇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至15℃之间,炎热时需要遮阴,必要时可以采取喷水等措施降温。冬天寒冷,空气干燥也会影响蛇的生活,将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0%以上最好。”

近两年蛇的市场价格略微下滑,田国平及时调整思路,以育蛇苗和产蛇蛋为主。“目前共繁育几万条蛇,蛇蛋每颗3元至5元,蛇苗每公斤价格600元至800元之间。”

从自家后院到如今2000余平方米的规模化养殖场,田国平凭借着良好的养殖技术和订单式养殖模式,事业如日中天。“现在蛇每年自繁自养蛇苗万余条,够我们忙活,先守好这‘一亩三分地’,将来计划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来源: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7-2021 www.cnq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潜江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qjw2008#163.com(请将#换成@)举报电话:0728-6293369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鄂公网安备42900502000534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4 鄂ICP备12000686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备案号:鄂备20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