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推动农文旅融合 赋能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 Home> 新闻> 潜网时评>
157935 次浏览
2024
08/30
09:13

熊口管理区小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建国,依托现代农业和红色农垦文化,以农文旅融合为理念,打造集休闲观光、绿色果蔬认领、种植采摘、技术推广、研学实践于一体的体验农业基地,并在“果子熟了”农垦庄园持续承办多个大型公益和团建活动,有力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近日,他成功跻身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2024年度湖北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支持项目入选名单。(8月28日《潜江日报》)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我市各地融合自然美、人文美、乡土美的“网红村”“网红店”“打卡地”不断涌现,农文旅融合项目带动的休闲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地域“烟火气”点亮了城市“新经济”。市文旅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我市累计接待游客90.6万人次,较2023年、2019年分别增长22%和260%;实现旅游总收入6.89亿元,较2023年、2019年分别增长17%和208%。一大批农文旅融合项目正化作新的“诗和远方”,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随着旅游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也从过去的简单卖农副产品转变为现在的卖体验、卖文化。但也要看到,创新营造更加健康、更具特色的乡村文旅,需要更多的“朱建国”来带动、更多的部门来推动,才能拥有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要坚持人才为本,激发内生动力。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市农业农村局介绍,今年我省将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合作,计划分15个专题,免费培训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800人,相关区镇街道和部门要选准目标,积极推荐相关能人参加。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招引举措,努力吸引更多涉农文旅项目回归、人才回乡,并加强对村干部、致富带头人、旅游经营户、从业人员的培训,大力培育一批乡村工匠、旅游能人,提高其参与农文旅项目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要坚持文化立魂,打造一批精品。“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发展农文旅项目,绝不是简单的“开门迎客”,而是要立足资源禀赋,打好“差异牌”“精品牌”。要依托历史名镇、文化名村、风情街区等,深入挖掘本地的民俗民风、文化特色,加强与文创团队、演艺机构合作,将文化遗迹、特色建筑、非遗技艺、特色产业、田园风光等资源“物化”“活化”,谋划推出更多的“虾稻之乡 田园丰收”“节气研趣 解密虾稻”“吃虾赏花”等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更多的“果子熟了”“楚潜村韵”“拖船埠”“生态龙虾城”等具有辨识度的品牌目的地,才能靠“特色”把游客吸引过来。

要坚持提升服务,让“流量”变“留量”。要让农文旅项目持续“火”下去,让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能留住游客才是“硬道理”。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除了要持续改善乡村风貌,不断完善交通、卫生、食宿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外,还要把乡村旅游同乡村治理同步推进,加强监督管理,建立高效的游客投诉机制,谨防坑客宰客、食宿卫生条件差、从业者恶性竞争等现象发生,做到文明待客、诚信经营,才能让游客在享受舒适游玩环境的同时,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最大力度发挥和实现“文化+旅游”1+1大于2的成效。

触摸地域历史,领悟农耕文明,体验民俗非遗……可以预见,农文旅融合在回应人们对“诗和远方”追求的同时,越来越呈现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任和使命,只有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提升服务,才能更好地回应游客的期待,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潘建军)


来源: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7-2021 www.cnq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潜江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qjw2008#163.com(请将#换成@)举报电话:0728-6293369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鄂公网安备42900502000534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4 鄂ICP备12000686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备案号:鄂备20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