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湖北日报]潜江构筑引才育才留才高地 高层次人才购房最高可享半价补贴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媒体聚焦>
6057 次浏览
2022
08/16
16:04

喻志红(右)向积分靠前的村民发放奖品。 (通讯员 张修军 摄)

刘芳在车间巡检。 (受访单位供图)

朱方云为毛豆浇水。 (通讯员 吴燕军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宋效忠 通讯员 王云 杜少华

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教授被企业引进后,工作满3年且经过认定的,购房可享受市财政不超过购房价50%的补贴。

企事业单位引进的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人才,经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的,每年发放安家费或生活补贴1万元至3.6万元不等,补贴期为3年。

8月,《潜江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实施,出台上述引才政策。这是潜江发力引才育才留才的又一举措。

近年来,潜江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大力构筑引才育才留才高地,为该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保证。2019年以来,该市共招引优秀人才175名(其中65名为硕士研究生),招录公务员203名(其中27名为硕士研究生)。目前,全市高层次人才信息库中收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22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2480人、高技能人才1.2万人、社会工作人才138名。

引才,重点招引四类人才

近3年来,该市先后研究出台《关于加强招才引智工作的若干意见》等4个文件,完善人才招引政策体系。

明确招才引智人才标准,重点招引四类人才:英才(产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知名创业投资人),俊才(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优秀高校毕业生),专才(行业内应用型拔尖人才),匠才(高技能工匠人才)。鼓励园区和企业大量引进英才,市财政对引才单位进行补贴,按照其实际支付个人年薪总额的30%发放,最高可按每人每年50万元的标准为企业发放补贴。

立足潜江产业发展基础,倾力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全市共建立了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9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7家省级工程中心、3家产业技术研究院。

作为潜江化工产业的龙头之一,金澳科技(湖北)化工有限公司引进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的杨启业院士,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解决了炼油过程中催化裂化装置中的提升管穿孔问题。通过与高校院所合作,该公司跻身2021年度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单。

育才,重点培育六支队伍

培育知识技能兼具的职业农民队伍。与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合作,2019年至今共实施4期“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共招录168名农村青年进行大专学历教育,覆盖全市113个行政村。

培育业务突出的行业领军队伍。重点推进“名企业家”“名医”“名师”“名校长”“潜江工匠”和“名乡土人才”等六支人才队伍建设。

返乡大学生康峻,如今管理着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2005年康峻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后,曾在武汉从事餐饮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父亲和家乡感召下,2018年底他选择回到潜江,逐步接过父亲的担子,负责建设、管理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并牵头制订了《湖北省小龙虾冷链物流服务标准》。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近3年多来,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步入发展快车道,入驻商户从200多家增至近600家,年交易额突破80亿元。康峻也先后当选为潜江市政协常委、湖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留才,致力构建服务闭环

该市建立了市领导联系专家人才常态化服务机制,定期组织免费健康体检和疗养休假等,加强对专家人才的关心关怀。市领导经常性听取、视察、督办、批示人才工作,注重帮助解决人才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为人才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推动兑现一批人才政策。今年该市组织专家对招才引智政策兑现申请进行评审,经评定,符合“四才”政策兑现申请条件的有4件(俊才3件、专才1件),符合人才服务卡申请条件的有511件(英才卡10件、俊才卡374件、专才卡99件、匠才卡28件)。人才服务卡持有人凭卡可享受市内公交免费搭乘、市内景点免费、就医VIP服务、配偶就业安置、子女择优就学、免费健康体检和信贷支持等便捷服务。相关申请已获市政府常务会通过,经过公示后,将予以兑现。

扎实推进“我为人才办实事”活动,聚焦解决好人才最关心、最需要、最迫切的难题。推进人才安居工程,东荆花园143套人才公寓预计今年底可交付入住。制定人才租房补贴政策,出台《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引进人才服务管理的若干意见》,满足各层次人才住房需求。近3年累计为3名人才解决子女就学问题,累计为23名人才解决了夫妻两地分居问题。

“城市与人才最好的关系,是共同成长和互相成就。我市正致力于构建人才服务闭环,加速形成人才荟萃之地,为加快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潜江市委组织部部长刘斌表示。

返乡能人喻志红:助推“积分+”治村新模式

过去的偏远落后村马场村,今年一季度人居环境整治得分位居全镇第一,获得奖励资金1万元。

盛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该村,只见木质长廊古色古香,文化墙绘引人遐想,村前广场干净整洁。

转变,与深圳圣典世家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喻志红紧密相关。“近年来他出资约50万元,捐资改变村容村貌,帮助村里构建了‘积分+’模式。”潜江市熊口镇马场村党支部书记张修军介绍。

喻志红,51岁,潜江人,共产党员。2000年,他离乡去深圳务工,6年后自己开厂创业。随着生意渐大,喻志红反哺家乡的愿望愈发强烈。

今年,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熊口镇决定每月对所辖各村考核排名,每年拿出10万元奖励人居环境整治先进村。

为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马场村年初探索推出“积分+”村民自治管理模式,得知积分兑换的奖品无着落,喻志红主动捐赠3万元,用于购买洗发水、食用油等奖品。

“老百姓做公益活动,可获得积分。累计积分靠前的,可以到村里兑换奖品。积分制推出后,村民房前屋后干净起来了。”张修军介绍。

今年5月,远在广东的喻志红,再次接到镇党委书记张振成“回来助力乡村振兴”的电话。他将公司交给儿子管理,第二天就赶回村里。经过与村民商量,他首先做了两件事:捐资30万元,支持马场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助力所在村成立湖北虾商云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引导村民尝试抖音带货。

6月,他被聘为村党支部名誉书记,和村干部一起探索推行“积分+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治安中心户”模式。

“全村已确定30户治安中心户,十户一联保,让上访者不再上访,让邻里矛盾自行解决。”喻志红表示,下一步,将着重在乡村产业发展上作出新探索。

来潜硕士刘芳:为光电子产业生产关键原料

“我们公司的氢气、氮气、氦气,是潜江光电子产业所必需的关键原料,供给邻近的长飞光纤潜江有限公司、长飞信越(湖北)光棒有限公司和晶瑞湖北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8月初,走进长飞潜江科技园,液化空气(潜江)有限公司工厂经理刘芳介绍起公司的产品。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刘芳来到液化空气(武汉)有限公司工作。2020年9月,她调到潜江工作,成为液化空气集团在国内唯一的女性工厂经理。

“我家在武汉,一般两周回去一趟。所幸有家人帮着带孩子。”刘芳表示,“当地党委、政府非常支持我的工作,给了我很大鼓舞。今年春节前夕,市领导专程登门慰问我。市里还推选我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液化空气(潜江)有限公司拥有全自动化生产线,全厂仅14人,其中8人是操作员,他们主要工作是在中控室调整运行参数,定期到现场巡检。员工虽少,但近两年该公司每年纳税过千万元。

“我厂有3套生产装置,两套制氢,一套制氮。我们利用甲醇制出的氢气,纯度达99.999%。”氮气、氢气生产成本高。刘芳来到潜江后,通过调整工艺,一年降低生产成本四五十万元。

随着业务扩展,液化空气(潜江)有限公司还为邻近的仙桃、天门供应气体。

如今,长飞潜江科技园已崛起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光纤预制棒生产基地。今年3月,随着光纤市场向好,生产光棒的长飞信越开始满产,液化空气(潜江)有限公司销售收入预计会有大幅提高。

返乡大学生朱方云:带领村民发展规模化种植

长江大学毕业的朱方云原本在江汉油田钻井一公司工作,如今,他是一家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

34岁的朱方云,有着古铜色的皮肤。“如今我牵头种了800亩地,主要种植毛豆、白菜、甘蓝等。”朱方云介绍,“有两年,合作社一年亏几十万元,这几年扭亏为盈,去年赚了60多万元。”

2016年,看好乡村发展前景,朱方云离开江汉油田,投资30多万元,在潜江市竹根滩镇朱湖村流转120亩土地,建起蔬菜种植基地,成立方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2017年,在镇农业部门指导下,靠“两季蔬菜一季黄豆”的种植模式,当年获利10多万元。

尝到甜头的朱方云,开始扩大种植面积,吸收村民到合作社务工。可从2018年开始,因为种植模式和蔬菜市场行情不好,接连两年合作社出现亏损。

这时,镇村两级干部鼓励他继续创业。2018年12月,朱方云当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

经过琢磨,2020年开始,在当地农技专家指导下,他调整种植模式,按照豆-豆-菜的模式,种两季毛豆、一季其他蔬菜,亩均收入达5000元,比过去高约2000元,合作社年收入400多万元。而且,每到播种和收获季节,到合作社务工的村民都有好几百人,收入不比在外面打工差。“过去有数十名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如今他们全都脱了贫。”

朱方云介绍,合作社近两年免费为社员提供营养钵,统一测土施肥、统一种植管理、统一收购销售,提升了亩均纯收入。

“镇村帮忙流转土地,农业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市乡村振兴局还给了我们项目支持。”5月,该合作社占地1000平方米的仓储建成投用,“我们还准备开建冷库,便于更好地保存蔬菜。”

来源: 湖北日报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7-2021 www.cnq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潜江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qjw2008#163.com(请将#换成@)举报电话:0728-6293369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鄂公网安备42900502000534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4 鄂ICP备12000686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备案号:鄂备20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