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五指”发力,打好乡村振兴“新战役”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
78917 次浏览
2021
10/22
15:37

□ 黄 羿

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吹响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广大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带着新的使命任务,陆续奔赴农村一线,赓续扶贫精神,接续伟大事业。打好乡村振兴“新战役”,共绘美丽宏伟新画卷,要做到组织、人才、产业、文化、生态“五个振兴”,五指连“兴”,五指成拳,重拳发力。

强党建,发挥组织引领力。党建如“拇指”,具首屈一指的引领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党建引领是根本。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能不能有效发挥,能否凝聚党员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都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一是“第一书记”要勇担重任。“第一书记”肩负着农村建强组织、打开思想、引入资源的责任,要有舍我其谁的担当和我将无我的精神,主动谋划村级发展,积极参与村务管理,与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二是“两委”班子要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很大程度决定了民心向背和村级发展水平,要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出好书记、配出强班子,把真心实意服务人民群众、竭心尽力调和村级矛盾、费尽心思寻找发展路子的好书记、好干部选出来。三是党员队伍要加强管理。要狠抓党员思想教育,与时俱进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过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组织生活,对流动党员和年老党员要送学上门,确保学习一个不落,不断提升支部党员党性修养,将党员队伍建设成带头发展的和攻坚克难的主力军。四是集体经济要长远谋划。集体经济薄弱是较多村级组织的共性问题,集体经济收入微薄、来源单一是乡村振兴需要破除的第一道屏障,要通过整合集体资产、组建“村社”一体合作社、村企合作等方式扩宽收入渠道,丰富收入来源,为村级民生建设积攒更多“家底”。

护生态,坚持绿色指向标。生态似“食指”,指明了坚定不移的前进方向。门前的小河能洗衣,田间的微风有清香,都是我们记忆中的乡愁乡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大力恢复乡村美丽生态环境。一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过去,在农村生产生活中,产生了较大的环境污染,对土壤、水源、空气都造成了不小的破坏。农业面源污染直接侵害农民居住、生产作业的环境。要污染防治同进行,在广大农民中大力宣传污染危害和防治知识,在思想上筑牢防线;针对破坏严重的自然资源,要协同专业部门,采取科学手段进行治理。二是户厕改造科学推进。农村户厕是环境治理、疾病预防、文明进步的民生工程,要耐心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解释户厕改造的必要性和积极因素,因地制宜、因“户”制宜,科学推进户厕改造。三是环境治理群众参与。生态保护,既是为了生态环境,更是为了人民群众,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人人都要争做护林员、护田员、护水员。要培养群众绿色生活主动性,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坚持垃圾分类投放,主动负责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四是工业排污严管重罚。工业排污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盲目发展工业经济。有关部门要严把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关,要严格管理工业企业污染排放,严格管控重工业企业水源距离,健全违规企业信息强制披露制度,对重度污染企业、屡教不改的企业从重处罚。

壮产业,铸造经济新支柱。产业似“中指”,要有优势明显的突出作用。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依靠产业的支撑。农民要富裕,就必须要找准产业。一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寻找投入少、收益高、风险低且适应本地种养殖的产业是极不容易的,需要地方和有关部门提供科技上的帮助,因地制宜、科学分析。对合适的产业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提供特色种养殖补贴、技术指导、保险理赔等等,增强农民调整产业的信心。二是着力培育“地”“产”品牌。打造地方公用品牌,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扩大产品知名度,打好“地方名”+“产品”的地方牌。借助新媒体平台,通过多渠道宣传、多途径推广,让地方品牌产品走向全省,走向全国。三是产业融合转型升级。一二三产业融合,产品技术转型升级,是市场的需要,也是大势所趋。要顺应潮流,积极作为。农村产品要主动搭建“产加销”全产业链,让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借助互联网平台,将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形成农村产业新业态。

兴文化,提升群众幸福感。文化似“环指”,拥有无与伦比的幸福寄托。文化是乡村的“韵”,也是乡村的“魂”。一方文化,体现了一方的精神文明;一方文明,彰显了一方的乡风民俗。一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独特性质和人民群众的创新能力,创造了大量的思想文学、戏曲舞蹈、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财富。要坚持传承和发扬,将特色的手工技艺产品化,赋予现实价值,运用网络平台推广传播。二是丰富文体娱乐活动。乡村振兴不仅要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农村的环境美起来,更要让农民的精神富起来。让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享受生活、更多的方式参与文娱活动。要搭建农民“大舞台”,推进“农家书屋”,修建“文体广场”,开展文化下乡、电影下乡、图书下乡等活动。三是培育树立乡风民风。乡风民风是风向标。要以乡风正、民风淳、家风美为目标,大力开展乡风民风家风宣传,组织开展“乡村好人”“乡村好媳妇”“乡村好丈夫”等评选活动,发挥正向激励作用。收集本村本土有代表性的乡风民风家风典型事例,进行推广宣传,积极引导广大村民,营造“美、淳、正”的乡村氛围。

育人才,储备发展蓄水池。人才如“小指”,乡村振兴的短板,却又是平衡发展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如何能引来“金凤凰”,培养“土凤凰”是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一是优化环境,“高精尖”真情引入。高科技人才到农村创业存在现实的困难,农村没有大城市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教育、高质的医疗以及丰富的生活娱乐等等。要引来高科技人才必须改善基础条件,让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保障。地方应当设置科研补贴,用心用情留下创业人才,同时村级组织将集体土地或闲置用地,划分一部分作为“科技试验田”,免费提供高科技人才进行科研实验,欢迎外来人才“凤凰来栖”。二是依靠乡愁,“土秀才”鼓励回乡。每个离乡的游子内心深处都有一块属于故乡的净土,那些学有所成、业有所成的,又有谁不希望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呢?岗位不匹配、设施较落后、收入水平低等现实困难成了“拦路虎”。地方应该着力开展“人才返乡”工程,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招引科技企业,号召乡土人才返乡创业,鼓励成功人士“回巢筑窝”。三是精挑细选,“后备军”大力培养。村级要发展,带头人是关键,村级党组织要从行业领头人、致富带头人、本土乡贤中培养后备干部,储备多方面技术人才、专业人才,为乡村发展赋能。鼓励后备干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鼓舞后备干部“雏鸟试飞”,在“实战”中提高本领,锻炼决策部署、谋事为人、纠纷调解等综合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

(作者单位:老新镇人民政府)

来源: 潜江日报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7-2021 www.cnq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潜江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qjw2008#163.com(请将#换成@)举报电话:0728-6293369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鄂公网安备42900502000534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4 鄂ICP备12000686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备案号:鄂备20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