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敲开致富门 带领群众奔“钱”程
当前位置: Home> 新闻> 走村串户>
11390 次浏览
2023
05/11
10:21

潜江新闻网讯(记者 王宇杰)眼下,又到了小龙虾销售旺季。看着养殖的小龙虾逐渐长大,张金镇李家洲村的养殖户李名桐笑得合不拢嘴。

“自己养的小龙虾,做油焖大虾、麻辣虾特别好吃。”5月8日,李名桐一边向记者“炫耀”,一边麻利地在虾池起着地笼。

李名桐家有8亩虾稻田,是远近有名的“稻虾共作”养殖户,也是大家敬佩的自力更生脱贫户、致富带头人。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李名桐如何实现“逆袭”?老李的回答是,自己有双手、愿意干。

李名桐家住张金镇李家洲村五组,一直在东莞打工做衣服,家庭虽不富裕,却也幸福美满。但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李名桐的女儿被诊断患白血病,手术和多次治疗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让李名桐背负了不少债务,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根据李名桐的家庭情况,李家洲村委会将其纳入精准扶贫户。但李名桐并没有坐等要靠,而是思考着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增加收入贴补家用。

“要想脱贫,还是要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稻虾共作’种养技术易掌握、投资小、见效快,是一条增收好路子。”2018年,在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的指导下,李名桐开始虾稻种养。

第一年,李名桐做了万全准备:做好进排水、筑高土田埂、3月放养适宜优质虾苗,每天精心投放饲料……看着一天一个样的小龙虾,李名桐笑容满面。

然而,4月中下旬,还没等到售卖,李名桐养殖的小龙虾突然出现大规模死亡。水温升高?水质变差?养殖过密?一项项排查,终于找到了小龙虾的死亡原因——四月瘟。

损失严重,但李名桐没有放弃,他积极弥补亏损,精心种植稻谷,提高水稻产量。当年稻谷丰收,李名桐赚了近2万元,次年成功脱贫。

要不要继续养虾?面对养虾难题,李名桐选择重头再来。“做好虾池消毒,给小龙虾增强抗体,补充能量。”他向专家问、向书本学,下足功夫,做足文章,终于掌握“虾稻共作”小龙虾养殖技术难关,养殖走上正轨。

产业优,收益好。2019年,李名桐迎来第一个大丰收,养虾给他带来了1万元净收入;2020年,养虾收入继续保持稳定;直到2022年,随着技术娴熟、经验积累,李名桐养虾净收入2万元……“保守估计,今年养虾净收入可达3万元。”说起好收成,李名桐笑眯了眼。

致富不忘乡亲。“是党的关怀、国家的好政策让我摆脱了贫困,走出了困境,现在有了技术、有了能力,也应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李名桐说。

村民杨志刚是最早跟着李名桐养虾的农户。起初,怕失败亏本,犹豫不决。李名桐就一遍遍上门谈心,分享自己的种养心得。不仅分享经验,还手把手教,从池塘开挖消毒、虾苗选择到饲料选用,每一步、每一项都倾囊相授。2019年,“虾稻共作”给杨志刚带来2万元收入,他逢人就夸“是李大哥带他走上了致富路”。

如今,李名桐家里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以前愁眉苦脸的他,现在脸上又挂上了笑容,对于生活,李名桐也越来越有信心。他说,接下来,还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学习更多养殖技术,不断提升产量和效益,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养虾致富。

来源: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7-2021 www.cnq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潜江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qjw2008#163.com(请将#换成@)举报电话:0728-6293369 公众投诉举报处理制度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鄂公网安备42900502000534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14 鄂ICP备12000686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备案号:鄂备20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