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社会公众文明素质的重要抓手。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回信中强调,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希望继续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用心用情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积极贡献力量。
5月23日,首届全国(潜江站)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在潜江市紫月湖生活垃圾分类宣教基地启动 。启动仪式上,潜江通过舞蹈《绿色家园》、情景剧《我的颜色》等节目,生动讲述了垃圾分类相关故事,唤起市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同时颁发潜江市分类达人和潜江市生活垃圾分类优秀志愿者荣誉证书,为潜江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公益大使授牌,推动弘扬潜江市城市环境的美与绿色的精神。
推动垃圾分类,是一场全链条管理改革,涉及投放、收集、清运、处理等各个环节,必须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合力推动垃圾分类行稳致远,落地见效。
合力推动垃圾分类行稳致远,落地见效,要强化宣传引导市民形成自觉自律。围绕“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活动主题,广泛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园、进广场活动,宣传有关制度政策标准,让垃圾分类意识广泛深入人心,扎根到每一位市民的心底里。
合力推动垃圾分类行稳致远,落地见效,要加快推进分类设施建设步伐。合理设置垃圾分类亭点位,继续推进垃圾分类设施覆盖,完善垃圾分类技术设施标准,加强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环节的有机衔接,推进现有不规范生活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加快标准化压缩转运站建设,提升转运效率。
合力推动垃圾分类行稳致远,落地见效,要发挥志愿力量为垃圾分类“续航”。垃圾分类志愿者是垃圾分类的先锋员、宣传员、督导员,要凝聚社区、乡村公益志愿者团体,进一步强化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建设,提高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示范引导作用和积极推进作用。
垃圾分类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工作,更是关系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件大事,还是影响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一件实事。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更需人人负责。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争当垃圾分类的践行者,争当垃圾分类的宣传者,争当垃圾分类的监督者,主动履行垃圾分类、监督义务和应尽的社会责任,形成“我参与、我先行”的新风尚,合力推动垃圾分类行稳致远,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