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张盼
通讯员 杜少华 郑小旭
5月20日,在第十四届湖北(潜江)龙虾节暨第七届虾稻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由潜江市主导研制的《“虾稻共作+虾稻轮作”复合模式种养技术规程》等8项团体标准发布,此次发布的团体标准涉及第一二三产业。至此,潜江虾稻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已包含177项标准,由潜江主导研制的标准共计36项。
龙虾节开幕式现场
“潜江市牢牢掌握了虾稻一二三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话语权。”据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院长陈炎明介绍,2023年,潜江市委、市政府根据虾稻产业的发展需要,对标达标找不足,坚持标准创新补链强链。上半年在第一产业研制了《“虾稻共作+虾稻轮作”复合模式种养技术规程》等2项团标,在第二产业研制《冷冻小龙虾虾尾质量要求》等2项团标,在第三产业研制《小龙虾捕捞、物流、线下消费气象指数等级》等4项团标。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潜江潜心耕耘小龙虾特色产业二十余载,形成了集选育繁育、生态种养、加工出口、餐饮美食、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电子商务、研学旅行、节会文化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全市虾稻综合产值约660亿元,从业人数超过20万人。先后被评为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美食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中国小龙虾产业第一强市,成就了“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潜江”的美誉。2022年,国务院通报表扬了“虾稻特色产业链构筑现代农业发展高地的典型经验做法”。
来源:
荆楚网